GB/T 2423.22-201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,标准名称为《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 N:温度变化》。该标准于 2012 年 12 月 31 日发布,2013 年 6 月 1 日实施。
该标准代替了 GB/T 2423.22-2002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 N:温度变化》和 GB/T 2424.13-2002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:试验方法 温度变化试验导则》。它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 IEC 60068-2-14:2009《环境试验 第 2-14 部分:试验 试验 N:温度变化》。
GB/T 2423.22-2012 规定的试验用于确定元器件、设备或其他产品耐受环境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。标准中包含了试验 Na(规定转换时间的快速温度变化)、试验 Nb(规定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)和试验 Nc(两液槽法快速温度变化)等不同的试验方法,对各试验方法的试验程序、严酷等级、参数设置等都做了详细规定,还明确了初始和最后检测的要求以及试验报告中应给出的信息等。
GB/T 2423.22-2012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N:温度变化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,用于评估电工电子产品耐受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。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该标准。
中文名称: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N:温度变化
英文名称:Environmental testing - Part 2: Test methods - Test N: Change of temperature
标准号:GB/T 2423.22-2012
发布日期:2012-12-31
实施日期:2013-06-01
替代标准:替代GB/T 2423.22-2002和GB/T 2424.13-2002
采用国际标准:等同采用IEC 60068-2-14:2009
主管部门: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该标准用于确定元器件、设备或其他产品耐受环境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 。温度变化试验主要模拟产品在运输、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急剧温度变化条件,例如:
设备从室内转移到户外(或相反)
设备遭遇淋雨或浸入冷水突然冷却
机载设备的外部环境
特定的运输和贮存条件
通电后设备内部产生的高温梯度(如大功率电阻器旁的辐射热)
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试验揭示产品因温度剧烈变化导致的潜在故障,如材料裂化、密封失效、机械缺陷(如裂纹)等 ,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控制 。
标准规定了三种试验方法,其核心区别在于温度变化的实现方式和速率:
试验 Na: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变化(通常称为“温度冲击试验”)
方法:使用两个独立的试验箱(一高一低)或一个快速温度变化速率的试验箱。样品在高温箱(TB)和低温箱(TA)之间进行转换。
特点:转换时间短,通常要求不超过3分钟 ,从而产生剧烈的温度冲击。
介质:通常为空气 。
适用:评估产品耐温度剧烈冲击的能力。
试验 Nb: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
方法:使用单个试验箱,其温度以规定的速率(如1℃/min、3℃/min、5℃/min、10±2 K/min、15±3 K/min )在高温(TB)和低温(TA)之间进行循环变化。
特点:温度变化速率相对可控,适用于模拟温度变化稍缓但仍比自然环境下更快的情景。
介质:空气。
适用:确定产品在温度变化期间和变化后的功能适应性。
试验 Nc:两液槽法温度变化(产生剧烈的热冲击)
方法:样品通过吊篮装置交替浸入高温液体槽(TB)和低温液体槽(TA)中 。
特点:转换速率极快,能产生最剧烈的热应力。
介质:液体(通常是水,若样品对水敏感则可使用其他惰性液体)。
适用:主要适用于玻璃-金属密封及类似结构的样品 。不适用于对水或所用液体敏感的产品 。
*表:GB/T 2423.22-2012 三种试验方法对比*
特性 | 试验 Na (两箱法/单箱快速变化) | 试验 Nb (规定变化速率) | 试验 Nc (两液槽法) |
转换方式 | 样品在高温箱和低温箱间转移 | 同一箱体内温度按速率变化 | 样品在高温和低温液体槽中浸渍 |
转换时间 | ≤ 3 min | 不适用 | 非常短 (通常几秒) |
温度变化速率 | 不直接控制,由转换时间和温差决定 | 受控 (如 5℃/min, 10±2 K/min) | 极快 |
试验介质 | 空气 (或惰性气体) | 空气 | 液体 (常用水) |
主要应用 | 耐温度冲击能力 | 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功能适应性 | 玻璃-金属密封等元器件的剧烈热冲击 |
严酷程度 | 高 | 中至高 (取决于速率) | 极高 |
试验的严酷程度由以下参数组合决定 :
高温温度 (TB) 和 低温温度 (TA):需从GB/T 2423.1(低温)和GB/T 2423.2(高温)相关温度中选取。
暴露持续时间 (t₁):指样品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保持的时间。优先选择 3h, 2h, 1h, 30min, 10min 或按相关规范规定 。需长于样品温度稳定所需的时间 。
转换时间 (t₂, 对试验Na):一般不宜超过3分钟 。
温度变化速率 (对试验Nb):例如 1℃/min, 3℃/min, 5℃/min,或新增的优选值 (10±2) K/min 和 (15±3) K/min 。
循环次数:除非另有规定,优先采用的循环数为5次 。
典型的温度变化试验(以试验Na和Nb为例)包括以下主要阶段 :
初始检测:对样品进行外观、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查。
预处理:样品和试验箱通常在试验室环境温度(25℃±5K)下稳定 。
条件试验:
将样品暴露在低温TA下,持续规定时间t₁。
在规定转换时间t₂内(Na),或以规定速率(Nb),将样品转换到高温TB下。
将样品暴露在高温TB下,持续规定时间t₁。
以上过程重复进行规定的循环次数。
恢复:试验结束后,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至温度稳定 。
最后检测:恢复后对样品进行外观、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,判断是否出现失效。
试验箱:
试验Na:可使用两个独立的试验箱(一高一低)或一个快速温度变化速率的单箱。若用两箱,其位置应能使样品转换在规疾时间内完成。箱内放置样品的区域应能保持规疾温度,且在放入样品后,空气温度应在暴露持续时间的10%内达到容差范围 。
试验Nb:试验箱应能以规疾的速率进行温度变化,并保持高低温 。
试验Nc:需有两个液槽,并能实现样品的自动或手动转换。
样品安装:安装架应低导热性,以实现样品绝热。样品间及与箱壁间应允许空气自由流通 。
测量:需精确控制和记录温度、时间等参数。
应用限制:
样品内部的温度变化速率受其材料导热性、热容量分布和尺寸影响 。大样品内部温度波动幅度可能远低于外部施加的幅度 。
试验Nc(两液槽法) 通常仅限于密封样品或对液体不敏感的样品,因为浸液可能导致性能劣化。对水敏感样品可考虑使用其他液体,但需注意其热传递特性可能与水不同 。
温度变化试验(尤其是Na和Nc)不宜用作密封试验的替代 。
常见误区:需注意试验参数(如温度、时间、速率)的选择应基于产品实际应用环境,而非随意设定 。转换时间或速率对试验的严酷性影响很大。
结果判定:试验可能引发的失效包括裂纹、剥离、性能退化、密封失效、涂层剥落等 。有些损伤可能在试验后立即不明显,而在后续(如振动、湿热)试验中才显现 。
该标准广泛应用于需要评估产品温度适应性的行业,包括 :
电子电工:元器件、PCB、模块、整机等。
汽车:车载电子、零部件(特别是发动机舱等恶劣环境下的部件)。
航空航天:机载设备、航天器元器件。
通信设备:基站设备、终端产品。
消费电子: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。
GB/T 2423.22-2012为评估产品在温度快速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提供了科学、规范的测试方法。通过三种不同的试验方法(Na, Nb, Nc) 来模拟不同严酷程度和场景的温度冲击,帮助制造商暴露设计缺陷、筛选元器件、提升产品可靠性,并满足国内外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。
关于创京检测
上海创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⽴于2018年 , 是⼀家专业的第三⽅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公司,公司拥有多项权威资质认证,已获得国家CNAS和CMA双C资质,在行业内具备高度公信力。 在检测能力方面,公司检测范围广泛,涵盖EMC电磁兼容、安全性能测试、环境可靠性、软件测试、体外诊断(IVD)等各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和咨询等。出具权威资质的检验检测报告,已获得国家药监局 、省药监局 、审评中心的认可,为医疗器械在性能、安全性、有效性等方面把关。
创京检测严格按照ISO/IEC17025打造实验室管理体系。公司拥有独⽴核心实验室: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、3米法电磁发射半电波暗室、3米法全电波暗室、电磁干扰屏蔽室、静电测试屏蔽室、电磁干扰抗扰度屏蔽室、电⽓安全实验室、可靠性实验室、软件测试实验室、振动运输实验室、光学实验室、高频手术设备检测实验室、超声设备检测实验室。可随时迅速响应各⾏业客⼾在各领域的不同需求,提供近距离、本地化的专业服务。